笔趣阁 > > 工科小生混大唐 > 第037章 传授技术

第037章 传授技术

投推荐票 /    (快捷键:←)上一章 / 章节目录 / 下一章(快捷键:→)    / 加入书签

李丰在这里看完之后,在脑子里面已有对整个炉子的完整改造计划。

这炉子并不算太重,他估计也就千把斤的样子,因此可以多找些人手,把它运到一个炼铁炉旁边,这样就便于直接炼钢,减少铁水的转运过程。

确定完这炉子改造的方案之后,他回到冶监衙门办事房找到杨邕。

韦师与薛万均、欧阳平等三位高官已经回酒肆休息了,检查兵器质量的事情由他人负责。

听杨邕说,查看作坊兵器加工一事已改在明日上午。

李丰把自己的想法仔细给杨邕讲了,杨邕一听,自己正求之不得呢,朝廷的钢铁产量计划如此之高,不及早生产如何能完成?

因此他自然大力支持:“好,我先安排两名维修炉子的匠头做好准备,稍后就让吴直官带他二人跟随李郎一起办修复炉子之事。此事还请李郎多多费心!”

“出钢定然毫无问题,不过未必能一次成功,不过相信最多试验七八次,炼出的钢也差不多大致可用了!”

二人又聊些闲谈,等吴充安排完炼焦炉的事情回到冶监之后,李丰又带他与两名维师傅一起去把炉子维修一事作了详细安排。

回到酒肆,他找到店家,把其早已经准备好的一百斤米酒与若干木炭,弄回到屋子里继续蒸馏酒。

……

这里要说一下,根据《新唐书》食货志四记载:“唐初无酒禁”。

酒禁是安史之乱后一段时间,国家集中管理酿酒收税也是那一段时间,那是因为朝廷缺钱。

……

晚上吃完饭之后,王宠亲自上门来找李丰,先说了些客气话之后,提出要学习炼鍮术,并送上了礼单。

本来他准备让杨邕引见,最后发觉不大合适,因为毕竟要学习炼鍮的秘技,自然越少人知道越好。

李丰假意推辞几句,把礼单瞟了一眼放在一边,心想,此人也还知趣。然后对王宠说道:

“既然王驿长如此好学,那我就倾囊相授。要想炼鍮,就必须得先炼锌,要冶炼锌,就得先找到这锌矿石才行!”

王宠一听,十分纳闷!锌?什么东西?

李丰一看他一脸懵逼的神态,就解释道:“锌是我偶然间发现的一种金,其和锡相差无几,把他与铜一起熔炼,就变成了鍮(黄铜)。”

王宠一听,不但问题没有解决,反而心中的疑惑更大了:“李郎,既然有‘锌’这种金,那为何数千年以来,冶金之人多如牛毛,而‘锌’却从未被人发现?”

李丰一听,你也敢说略懂一二?那我不是可以称得上略懂千万?

他轻轻摇摇头,就接着解释道:“这炼锌之秘技,也是我偶然间所发现的。此技术之所以几千年未被人发现,原因在于木炭将其矿石烧得过热,它就会变成‘空气’跑掉,我这么讲,王驿长可能听明白?”

王宠点点头,又问道:“既然如此,又如何才能将其捕捉下来呢?”

“这就是此项技术的关键,要想将锌冶炼出来,必须得用一种特制的炉子。就为了设计这炉子,我考虑了一年多才想出了一个比较好的办法!”

李丰说完之后,感觉有些热,便找了一把蒲扇开始扇风,但是感觉舒服了很多。

王宠没有再问话,而是非常认真的听着。

李丰又接着道:“来,我画一张图,简单给王驿长说一下!”

说完,他就起身画图,一边画,一边向王宠进行讲解。

……

关于冶锌,这里要重点介绍一下。锌这种金属要到明代以后,才正式发现,或者说正式开始冶炼。当然,关于是否华夏人首先发明,这很有争议。

锌在地球上含量很大,在金属中处于前三位,之所以如此晚才被人们发现,是由于它的沸点很低,超过摄氏九百余度,就会变成气体蒸发掉。

一般用木炭进行冶炼,温度很容易超过这个温度,因此在明代以前,华夏没有纯锌金属存在。

但是,在这以前,鍮也存在,那时称呼鍮为鍮石,不过数量并不大,因此价格很贵。

当时冶炼鍮方法很原始,应该是炼金士偶然发现:把铜与炉甘石(锌矿石的一种)放在一个封闭的容器,进行高温冶炼,有可能得到一部分鍮。

利用这古老的方法冶炼,获得鍮的概率很低,大部分的锌都会变成气体跑掉,因此造成它的

你现在所看的《工科小生混大唐》第037章传授技术只有小半章,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:()进去后再搜:工科小生混大唐

投推荐票 /    (快捷键:←)上一章 / 章节目录 / 下一章(快捷键:→)    / 加入书签
章节有误,我要:报错
X
Top